忠: 第一次成為主編,不免有點緊張,擔心事情做不好,致《博喻》好好的一份刊物會垮在我手上。而且《博喻》今次以「選舉」為題,真感到有點難以掌握。一來我對政治認識不深,約稿及審稿時有無處著力之感。二來,語文教育通訊應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如何引入政治議題之餘,又有別於其他政治刊物或報刊,有很大的難度。幸好得到了編輯部各同學的支持、協助,才不辱使命,成功出版十月號。
另外,十月號邀請了數位的臨時編委參與編輯工作,因為我們了解到《博喻》要有長遠的發展,必須有新血接棒。希望《博喻》的新生代可為此刊帶來更多的衝擊,使之更臻完美。
Joker: 我投了怎樣的一票?總而言之,我那一票發揮了微小的力量,助我信任的人走進了議會。接下來我繼續在《博喻》發揮我的微小力量,做好十月號的選舉專題。
《博喻》做選舉專題有一定的難處,既非政政論文,又不是單純的文學話語,我們要很努力的從中找第三條空隙,從狹窄中探尋廣博的天地,找個只屬於博喻的發揮空間。獨特的編輯理念,就這樣生出了一份獨特的刊物。我們還有很多的理念和想法,會一直在這裏實現,我,深信。
第三期,博喻總算上了軌道,今期開始將會有新面孔,歡迎你們!
加慧: 不經不覺,《博喻》已經出版第三期了。有了過去兩次的經驗,這一次編輯室的工作順利多了,實在是可喜可賀的﹗
立法會選舉,關係到社會上各個階層,上至大企業,下至小市民,不論你是滿腔政治熱情,還是習慣於冷眼看待政治環境,立法會選舉的結果始終會多多少少影響到大家未來幾年的生活。
政客的背景和政綱,媒介和時事評論員已有大量的討論。今期的《博喻》編輯室希望能帶大家從另一角度看選舉在教育上的意義,期望能藉著開放的平台,引發大家重新思考,作為準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怎樣才可以盡量客觀地引導學生看社會上政治、民生的問題。
Patrick: 我很喜歡這個園地。
總是相信大家都會喜歡這裡。同時,開始懷疑, 是否要做點甚麼鼓勵大家都參與?
還是一年級,自然覺得教學與自己很遙遠。
二年級,總是在數算歲月還大有一段時間,不必急。
三年級,明明逼在眉截還是在提醒自己,那是經驗累積,急不得。
四年級,嘗過實習的味道,飽受教學的種種辛酸,迷霧之後,想竭竭,等待下學期的實習。
於是,大家都很少留意自己這些年來,教學能力和見識有沒有提升。
這個園地,
大概還未有真心造訪並留下來的人。 然而,我心裡總是相信,
如果每一個年級的你都喜歡這個園地,是不可能的;
而我不論如何,會繼續建設這個你們每一位都需要的園地。
風來了,輕輕在泥土上掠過,小小的種子從上層的泥土中感受到,
那種深深的牽引。
珊: 不經不覺,已到了十月,繼試刊後另一大號出版了。
學期過了近半,編委變得忙碌,而與此同時,《博喻》也帶給了我們更大的挑戰。 自認是個政治冷感的人,可是,這個月的主題卻是「選舉」,我這個人,可是連剛過去的九月選舉是甚麼性質的都不知道呢!
不過,要好好學習的話,是無論題材多不熟悉都要努力去做的。在此,謝謝給了我寶貴意見的各位,沒了大家的建議的話,我大概會做得更不像樣。也很感謝慷慨借出立法會照片讓編委使用的黃同學 =] 在開課後的第二個月,《博喻》的編輯室多了幾棵嫩芽,我們會努力澆水施肥的,共同努力吧!
Kiwi: 「選舉」,沒想過教育可以和它這麼近。一個實在不易處理的主題,叫各編委對本期的討論分外激烈,每事都處理得小心翼翼。生活中,確實有許多題材,可用作教學,但如何運用得當,用得其所,並非易事。本期的主題初時是一個難題,後來成為挑戰,最後一切都迎刃而解。過程是困難,但也是學習的好機會。希望「博喻」繼續在一眾編委和臨編的努力下,排除萬難,茁壯成長。
輝: 十月份的《博喻》,自己,參與不多。謹此先向一班辛勤的編委們致歉。 編輯的工作建基於稿件的收集,十月份,我負責的稿件遲遲未有。謹此致歉。 十月份,大家的學業開始進入忙碌期,似乎有點分身不暇,處處顯現自己能力不足。謹此致歉。 一個編委的成長需要多少時間?我,似乎不合格,很想跟大家說聲對不起。
[…]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