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憑試中文科試卷一直被指為「死亡之卷」,不合格率超逾半成。中文科一旦失手,斷然令莘莘學子大學夢破碎。有見及此,由今年起,教育局在高中中文科選篩12篇必讀文言範文,於2018年開始考核,以照顧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一旦新教育政策推行,負責授課的教師的壓力往往首當其衡。我們有幸訪問一位在傳統女校任教高中中國語文科,且資歷超過十年的任老師表達對重設範文的看法。
「老師,你是否贊成新高中重推範文?」
聆聽訪問錄音:重設範文好處
「重推範文的原意其實是正面的,所有考生學習同一篇文章是能夠分享共同利益。」。她指出範文具有很高文學價值,能讓學生研習經典文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她坦言不完全贊成文言範文重推,憂慮到新政策推行後,操作方面並不完善。
她主要有兩項的顧慮。第一,卷一文言文與白話文答題比例不恰當,卷一文言範文佔三成分數,而另外七成分數亦包分佈在另一篇文言文和白話文,換言之,文言文答題比例更大,學生有較少機會將分析技巧應用於白話文身上,不同於以往推出古今範文的模式。第二,文言範文設題強調背誦,樣本試卷題目艱深。一些文言範文的篇幅較長,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普遍學生難於死記硬背文本內容,機械式的學習反而弄巧反拙,扼殺他們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另外,她推測重推範文的背景在於為考生提供分數保障。中國語文卷一合格率每年每況越下,不少同學僅僅在中文卷失手,而斷斷錯失大學入場券。文言文範文佔卷一答題分數三成,只要考生肯下苦功,至少一部分數能穩操在握。其二,當局期望學生多認識經典文章,深化中華文化修養。
當談及到教學的憂慮時,任老師隨即輕嘆,指出中文科恆之已久有一套獨立的課程,額外推行十二文言範文會加重教師和學生的壓力。教學時間本來有限,升上中四的學生本來需要學習新知識,如應考綜合能力卷的技巧,閱讀方面校方本來已經編製了精讀和導讀篇章,藉此提高學生的白話文和文言文閱讀能力,在已有課程中增加十二篇範文便為教師帶來壓力,難以在有限教學時間中教授所有項目。既然課時有限,教師定必需要取捨,結果不少學校集中教授範文內容,忽略其他原有的導修篇章,減少了高中生學習範文以外文言篇章的機會,對學生的文言知識和閱讀能力而言並非理想情況。
綜合以上所說,重推範文有助提高卷一合格率,以及讓學生多接觸經典篇章的作用;而新教學制度的成立,卻無可奈何地加重教師學生教與學的憂慮,而下一屆文憑試即將開考,唯有在此祝願每一位考生能夠衝破重重險阻,入讀心儀的高第學所。
特別感謝任老師抽空,以現職高中老師的角度帶領我們討論重設範文這項議題。
近期迴響